中国青年报:《读写障碍儿童:在歧视中哭泣》

他注意力特别容易被分散,半天回不过神,做着做着作业就发呆。除了注意力的问题,小木的动手能力和眼手协调能力也比较差,“系扣子、系鞋带都成问题,而且特别慢。别的同学看一眼书写好几个字,他看一眼写一个字。其实,小木的表现是因为他们有读写困难。读写困难儿童


“老师,我们不是笨孩子,也不是坏孩子”


  年轻妈妈陈真正为女儿的学业苦恼:每天给女儿听写的时候,女儿总是记不住字怎样写,要么多笔少划,要么左右写反,比如,写“知”字会先写“口”。“罚她抄5遍10遍20遍30遍还是错。”为了找出原因,她曾带着女儿嘉嘉检查视力和注意力,可结果都是正常的。

 

  家在北京的吴静有着同样的苦恼,也不知道儿子小木出了什么问题:“他注意力特别容易被分散,半天回不过神,做着做着作业就发呆。”除了注意力的问题,小木的动手能力和眼手协调能力也比较差,“系扣子、系鞋带都成问题,而且特别慢。别的同学看一眼书写好几个字,他看一眼写一个字。”吴静很着急。

 

  其实,嘉嘉和小木的表现是因为他们有读写困难。读写困难儿童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在我国,最新的数据还是2004年北京社科院做的统计,对北京约1万名小学生进行的评估发现,有10%的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读写困难现象。

 

不被老师和家长理解的庞大群体

  读写困难的成因源于神经系统,常见到在重复及表达语言、阅读、写作、拼字、书写及数理上有困难。简单地说,是指智力正常或超常、但在读写能力上落后于同龄人的现象。

 

  不过,读写困难的概念在我国并未普及,大部分人从未听过这个名词,有的听过,却不知道它的具体含义。这导致读写困难儿童很少受到关注,也不被理解。

 

  “一开始我不知道读写困难这个概念,就觉得他能力太差了。”吴静是个急性子的人,看到小木的“差劲”表现,经常忍不住打他。

 

  不理解孩子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父母,还有学校的老师。

 

  在北京西城区上学的东东也是一名读写困难儿童。二年级的他会把b写成p,写字左右写反,数字也会写倒,将6写成9,把63写成36;阅读上东东也有困难,一年级时,“阳光洒遍田野”这6个字,他半个小时也读不下来,即使读下来也是错误的。上体育课等副科的时候,东东经常被老师留下来在教室写作业、做题。有一次,学校要收材料费,东东爆发了,站在桌子上质问老师说,“让我交那么多钱,也不让我去上课,我干嘛要交这么多钱?”他的母亲常虹曾告诉老师读写困难这一概念,并希望老师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老师的回应却是“你也应该回家去多学习学习怎么管教孩子”。

 

  正在上二年级的嘉嘉,曾经遭遇老师“狗血喷头”式的谩骂。“老师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她,说你怎么那么蠢,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都记不住,或者骂她懒惰。”陈真说,老师还会在班里公开批评嘉嘉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等。陈真曾与老师沟通,告诉老师嘉嘉存在读写困难,老师却认为这是她在帮嘉嘉找借口,“说我在护小孩”。嘉嘉曾哭着对妈妈说:“我记不下字,真的好难。”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导致了更恶劣的后果——其他同学对孩子的欺负和歧视。嘉嘉的同学一下课就会指着她说:“笨蛋!笨蛋!”

 

读写困难儿童普遍存在厌学、自杀、犯罪倾向

  周围人的不理解甚至歧视,会给读写困难儿童带来许多心理问题。2002年,英国第四频道曾报道,英国一名研究读写困难的专家嘉云博士,在爱丁堡的一所少年监狱进行了一项关于“读写困难与青少年罪犯关系”的调查,在对50名少年男罪犯进行评估后,发现其中有25名是读写困难患者,比例高达50%。

 

  读写困难儿童普遍存在厌学、自卑、人际交往能力差等问题,不仅犯罪率高,有的甚至有自杀倾向。

 

  嘉嘉曾经是个很开朗的女孩。上学后,她开始变得自卑,“赌气,不愿意说话”。在学校被骂后,她从来不告诉妈妈,却试图自杀,去厨房拿刀时被陈真发现,问她要做什么,她说:“妈妈,我想自杀,我记不住那些字,老师就骂我。”

 

  东东则表现为厌学和人际关系差。东东因为成绩差很自卑,曾经对常虹说:“妈妈,像我这样学习不好的是坏学生”。有一次,老师当着东东的面,在常虹面前历数了20多分钟东东的缺点。当天晚上,东东失眠了,“从夜里12点到早上5点,就听到他一直翻身,睡不着”。

 

  缺乏自信影响了东东的性格,在学校常常与同学闹矛盾。“东东很要强,很要面子。他想要却得不到,找不到表现自己的方式。有一次他对同学大喊大叫,把同学吓哭了,他通过这个获得自信。”常虹说。

 

  久而久之,东东开始害怕上学。今年开学第一天,他就因为过度害怕发烧了,没能到学校报到。前几天,东东腹泻,到了校门口,常虹发现他实在撑不住,于是决定带他回家,“当时就看到他好像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一样,特别放松。虽然回家还是不舒服,可是他已经轻松了很多。”

 

帮助读写困难儿童需要政府助力

  “普及读写困难的概念光靠呼吁是不行的,必须要立法,将学习读写障碍纳入到法律的服务里面,否则不会受到人们的重视。”全国学习障碍研究会副会长刘翔平教授说。

 

  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内地都还没有关于读写困难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措施。

 

  陈真曾找到学校校长沟通读写困难的问题,最后校长被她说哭了,表示自己教了30多年书,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看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后,校长向上级部门申请到读写困难研究比较成熟的香港去了解相关情况,但是上级部门却认为这是个体问题,不具有普遍性,这件事情最后不了了之。

 

  今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名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全国加强关爱读写困难学生,切实落实教育公平的提案》。

 

  在提案中,他提出5点建议,如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读写困难儿童在校的融入教育;成立读写困难生救助性康复训练经费制度;建立家长求助热线,委托相关专业机构提供电话远程咨询服务;将每年的4月24日定为“读写困难日”等。

 

  2011年、2012年,北京市朝阳区政府连续从一家致力于改善读写困难儿童能力和环境的专业教育机构购买了两期服务,包括引进专家到朝阳区各小学对老师和家长进行公益讲座,普及读写困难知识,给予一部分接受矫治的孩子财政补贴等。

 

  刘凯军是一名读写困难儿童的父亲,孩子的老师在上了读写困难知识普及课后,才明白原来孩子的种种表现是因为有读写困难。随后,刘凯军带晨晨到专业机构进行矫治,并享受了一定数额的政府补贴。不过,他表示,现在的矫治课程费用还是偏高,希望政府能够持续购买并加大补贴力度。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刘翔平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学校不要只抓应试教育,也要重视素质教育,“读写困难的特殊教育对学校来说短期内没有收益,学校就看分分分。”二是老师应当多看相关的书,多学习读写困难方面的知识。“现在对残疾人是比较重视了,读写困难儿童不是严重残疾,也是特殊儿童,却得不到任何重视。人又比较多。”社会要把读写困难儿童的特殊教育当做一项公益事业。

 

爱因斯坦、乔布斯也曾存在读写困难

  面对读写困难儿童,家长们并非无事可做。相关专家表示,家长可以为孩子做3件事:

  第一件事是家长要理解孩子,并与老师沟通,让孩子获得老师的理解。吴静在知道孩子存在读写困难后,对小木的理解多了,打骂少了。小木的心理压力也小了,读写能力有所改善,从而也更有信心。

  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格外重要。在得不到老师理解的情况下,陈真依然坚持与老师沟通,她给了老师一本书《克服孩子的阅读障碍》。老师看后感慨:从业以来,一直都有这一类的小朋友,现在才知道是这个原因。

 

  第二件事是要挖掘孩子的特长,进行定向培养。读写困难与智商没有必然关系,是由于大脑与小脑的信息传达出现障碍,才会导致这些人的学习过程很困难。很多名人也存在读写困难,如达芬奇、爱因斯坦、丘吉尔、乔布斯等。读写困难儿童虽然在读写方面落后于同龄人,但是在记忆力、听力、绘画、音乐、计算机、数学等方面往往会有天赋。

  比如,二年级的嘉嘉记忆力就十分出众,“10个词给她念一遍,她能一字不漏地复述出来。一个三四十字的句子,念一遍,她也能一字不差地复述出来。”陈真说。同样是二年级的东东,在数学、绘画和计算机方面则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第三件事是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矫治。读写困难无法自愈,但是,通过矫治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2~7岁是矫治的最佳年龄,越早矫治越好。

 

  嘉嘉每周到香港上读写困难矫治课,陈真表示,嘉嘉有了20%的提高,“以前25%的字都会写错,现在就只有5%吧,我觉得差不多已经接近正常的程度,已经是很好的了。”

 

  矫治后取得的成绩,也让孩子能够重新建立起自信。“以前一要写作业,东东就叹气,要哄着骗着他写。”常虹说道,“现在是他愿意写,有信心独立写完,会对我说‘妈,你去看书吧,过一会儿我给你个惊喜。’”

 

  专家还建议,可以尽早开始亲子阅读,以防止和改善读写困难。

 

  (文中受访家长及儿童为化名)

 

  • 他山之石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对于读写困难的研究和相关政策措施已经比较完善。
 

  美国在1949年成立了国际读写障碍协会,1963年成立了“学习障碍儿童学会”(ACLD),不久,政府开始介入学习障碍领域,联邦政府资助5所大学,成立学习障碍研究中心。据报道,全美已有近200所专门为读写困难孩子设立的基础教育学校。

 

  英国政府则在1981年颁布《教育法》,要求每个学校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能够识别、评估和帮助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其中包括读写困难的孩子。1988年,又改革教育法,要求所有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要参加正常的教育系统。

 

  新加坡政府在1989年成立新加坡阅读障碍协会,目前,对不满16岁的读写困难孩子,经专业判定后可提供连续4年的政府补贴金,政府补贴每个读写困难孩子49%的矫治费用,家庭承担51%。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在2010年6月发布了一份《为学障学生提供服务》的文件,明确表示,“经评估确定有读写障碍的考生可提供适当的特别考试安排”。这些安排包括:笔试时间延长四分之一;考生可以隔行或者隔页书写;90分钟或以上的考试,考生可申请每45分钟休息5分钟。另外,考评局还可以为学生印制单面试卷,甚至提供象牙色的卷子。香港教育统筹局对每年入学4个月以上的小学生进行特殊学习困难量表筛查,根据测试结果为读写困难的孩子制订在校学习和考试的辅助策略,同时,每年每个孩子可以获得香港教育统筹局两万港币的矫治经费。

 

  澳大利亚也有在幼儿园进行低龄普查的举措。




2013年6月4日 03版 中国青年报:《读写障碍儿童:在歧视中哭泣》
\

 

0


下一条:城市周刊:有一群无法快乐的孩子 上一条    中国青年报:我不笨,只是读得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