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学困生是学生群体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做好这一部分群体的工作对于保证中考的合格率和降低低分率至关重要,能有效的解决了学困生的学习困难问题,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是发展和壮大学校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学校品位的捷径。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学困生是学生群体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做好这一部分群体的工作对于保证中考的合格率和降低低分率至关重要,能有效的解决了学困生的学习困难问题,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是发展和壮大学校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学校品位的捷径。提高学校的中考综合评价指数是实现学校快速发展的硬指标,是创建海口市示范学校的必要条件。因而,加强对学生学习困难成因及其对策研究,就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相关理论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学生是存在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的,承认由于差异而出现的认识、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又相信认知水平和各种能力的互相补偿性。充分认识学习困难学生与其他同龄学生一样所具有的人格的独立性和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我们的目标是,尽己所能的争取绝大多数学生可以脱困。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1)本年级学困生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及学困生的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自身、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因素。 (2)学困生学习特点、类型、归因的研究。 (3)激发学困生学习内动力的策略研究。能从哪些方面激起学困生的学习内动力,主要研究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教育、教学中的转化措施。 (4)以目标分解促进学困生学习内动力提升的实践研究。具体记录目标分解促进学困生快乐提升的成长历程,以积累研究资料。 (内动力,内动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5)“学困生”的行为习惯特点,调查分析“学困生”不良的行为习惯,研究转化措施。 (6)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转化措施。

 

  (二)研究方法 (1)资料和文献法:了解国内外此类研究状况及成因,搜集相关理论依据与资料,为此课题提供理论支持。 (2)调查研究法:分析学生学习现象,确定研究对象,追踪调查“学困生”的心理、行为、能力表现、成绩等发展状况,为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3)个案分析法: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学生,进行调查、跟踪,从个性到共性揭示一般规律。 (4)经验总结法:从感性材料中注意提炼,及时总结,以形成有价值的成果。 (5)观察法:观察“学困生”上课参与教学活动情况,了解其发展状态 (6)测验了解“学困生”发展情况,检验转化成果。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主要结论、有何新的论点、较前有哪些突破性进展等)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从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一)、通过观察、询问、问卷调查、分析统计,我们发现学生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但从教育教学角度可以将其形成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内在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多学科困生自控能力差,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不能坚持学习,作业照抄,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心理因素。由于遗传的因素和各种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兴趣、能力、记忆、理解、性格等都因人而异,这也是造成学困生的一个方面。 3、没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多数学困生是从学习无兴趣开始的,他们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意义认识不够,以至时间久了基础太差,会更加对学习失去信心,如此恶性循环,难以转化。

  (二)、外在原因: 1、教材的原因。初中学科教材内容增多,知识难度增大,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再加上学科增多,整天应付作业,没有时间消化,从而影响学科课的学习。 2、社会和家庭的原因。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由于游戏厅、网吧、大量的不良影视作品等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吞噬学生纯净的心灵,造成学生厌学、弃学等。 3、期望过高,压力过重。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期望值太高,不能给孩子客观定位,硬性指标过高。逼得太紧,压力过大,负担过重,当孩子力不从心,“达标”无望时,极易走向反面,丧失学习信心,逃避学习。

 

  二)、转化学困生对策 学困生是家庭、学校、个人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转化学困生仅从一个渠道入手,是收不到好的效果的,因此,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手段,多方面入手,从而提高整个教学工作的质量。

  (一)关注学困生心理成长 学困生的心理发展跟其他学生一样也处于迅速发展和形成时期,只不过学业的失败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如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情感意志脆弱,学习过度焦虑等。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我们过分给予“关注”或见“症”不见“人”,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应该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辅导要以学困生的终身发展为价值取向,除了做好矫治工作之外,同时还要设法消除引发学困生心理问题的各种因素以及设法增进学困生相应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家庭教育 1、以身作则。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要想消除他的不良表现,还得从他的家庭入手。首先,找家长谈心,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 2、方法得当。家长对子女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诱导。既不婆婆妈妈,又不放松要求,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方法。作为家长,无论自身文化程度高或低,家庭经济状况贫或富,都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

  (三)、加强学校的教学教育管理

  1、教师应关爱每一位学困生 教育心理学中有个叫互悦机制,就是若老师不喜欢学生,学生也不喜欢你,而他对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取决于老师的讲课水平而是很大程度取决于他对老师的看法或老师对他的态度。因此教师热爱要每一个学生,尤其是要偏爱”学困生“,因为他们更需要爱。

  2、教师应该维护学困生的自尊心 将”尊重“带进课堂,让每一个学困生在愉快、平等的环境中学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尊心是青少年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这说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是做好学困生工作的前提。后进生的自尊心时强时弱,教师应根据这一点,保护他们“极其脆弱的自尊心”。教师不但自己要尊重学困生,保护他们的自尊,还要教育其他同学也要尊重学困生,平等对待学困生,切不可挖苦、讽刺、打击他们,要与学困生保持良好的同学关系,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3、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提高学困生的自信心。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个学校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转化好学困生,使之能逐渐提高学习兴趣,课堂是学生摄取知识的主阵地,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好学生吃饱,让学困生吃好,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深入研究学生,把千差万别的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困难,采用多样的教学教法,分层教学,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学困生多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体验一点成功的愉快。

  4、对学困生要进行分层练习、作业 由于学困生在智力、知识结构、心理素质、情感方面与优秀学生有着一定的差异,如果教师用单一的、较高的要求来对待所有学生,必将挫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动摇其本来就很脆弱的信心,因此,实施分层次练习,对学困生适当降低要求是有积极意义的。 根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练习射击分为“选做题”和“必做题”两类。“选做题”难度较大,只要求那些中等以上程度的学生完成。首先,要求全班学生完成基础练习,然后逐步提升、增加难度。让达到前一目标的学生先踏上一步,做后一层次的练习,教师则集中精力个别辅导学困生。把千差万别的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困难,采用多样的教学教法,分层教学,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学困生多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体验一点成功的愉快。

  5、持之以恒,加强转化效果。所有的工作都要持之以恒,特别是学困生转化工作,如果看到一点成效就收手只能是半途而废。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当老师的,最大的作用在于引导,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一旦学困生形成依赖性,要是哪一天没有督促,他们又会开始慢慢地退步,我认为,要开展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首先得转正他们的思想,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方能做到有实效。所以还是应该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困生能够真正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纠正不好的行为,形成正确的思想及行为。

 

  四、研究成果推广的范围 本课题主要是针对普通中学初中生的学困生成因的探究及转化策略,探讨学校在新时期针对初中学困生这一群体怎样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有利于指导学生的成长成才。研究成果推广的范围可以扩大到普通中学初中学困生的转化方法的指点。

 

  五、研究成果取得的社会效益 班级活动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教学质量。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了一套班集体建设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上能够树立信心,明确学习目标,并能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困生的有效转化直接的解决了学困生的学习困难问题,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了一套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因有丰富的理论进行指导,对研究对象转困充满了信心。因此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将给青年教师提供班级管理方面的经验,有着积极有益的社会效益。

 

  六、该研究领域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经过这段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不断实践和总结,我有很多感受。“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漫长而又持久的工程,这一年里,我一直在不断的总结和反思,“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密切配合,而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老师是关键。在班级中,“学困生”属于弱势群体,往往成为被老师和同学“遗忘的角落”,因此,他们大都存在自卑心理,甚至对学习产生了恐惧。教师要积极主动的与他们进行情感沟通,得到他们的信任。 在这一年来的转化工作当中,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做的不够彻底,我们的工作只不过是开了头儿,要想更加彻底的转变他们,还需要继续深入的开展工作。

0


下一条:学习很努力,但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上一条    儿童被“学习障碍”困扰 成绩不好可能是种病

-->